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动态

理县:五个“聚焦”巩固脱贫成效

发布时间:2025-06-11
字体:
访问量:
【打印文本】
来源:州农业农村局
分享到:

过渡期以来,理县始终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通过聚焦“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核心民生需求以及兜底保障,不断夯实脱贫基础,推动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筑牢助学根基。全面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涵盖:学前教育“两免一助”、义务教育“三免两补”、高中阶段“两免一助”等学生资助项目,确保脱贫家庭(含监测对象)子女得到应有的教育支持。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的工作体系,常态化开展排查,以确保除身体条件不允许外,没有学生失学或辍学。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动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强带弱、协同发展”的新态势,惠及学生超过3000名。同时,加强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服务和教育保障,积极组织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讲座、教师减压指导等系列活动。全县义务教育入学率、毕业率均达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53%。

聚焦“基本医疗有保障”,织密健康防线。稳定实施脱贫人口参保资助政策,确保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含大病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严格执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政策,完善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以及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等公共卫生保障措施,有效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做实做细脱贫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家庭医生团队57个,签约服务覆盖1.5万人。重点群体参保率持续高位运行,住院和门诊慢特病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稳定在合理水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得到有效遏制。

聚焦“住房安全有保障”,夯实安居基础。坚持以实现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有保障为根本,建立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和巡查机制,全面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对新增危房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鉴定、及时改造。近年来,已完成16户农村危房改造、37户维修加固以及9户因洪涝灾害的重建工作,实现新增危房的动态清零。此外,持续加强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和技术服务指导,通过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对11006栋自建房进行全覆盖排查,特别对已实施危房改造的农房安全状况进行定期回访排查,确保住房安全得到根本性保障和持续巩固,有效防止了因住房问题导致的返贫致贫风险。

聚焦“饮水安全有保障”,提升甘泉福祉。持续推动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重点实施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老旧管网更新、水源保护和水质提升等项目。至今,已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51处,管网延伸3处,分散供水工程53处,有效解决了季节性缺水、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得到显著提高。建立农村供水动态监测机制,加强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和检测能力建设,定期开展水质检测,确保信息公开透明。同时,健全完善农村供水工程长效运行管护机制,制定供水应急预案,以提升应对干旱、洪涝、污染等突发事件能力。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步提升,供水保障率和水质达标率持续巩固,脱贫人口饮水安全得到稳定保障。

聚焦“政策兜底有保障”,兜牢民生底线。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有效衔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各项制度,形成分层分类的综合救助体系。持续加大对残疾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兜底保障和关爱服务。过渡期以来,已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814.47万元、残疾人补贴金393.347万元、孤儿生活补助金63.49万元、临时生活救助金142.22万元、特困供养救助金1050.37万元。社会救助政策精准覆盖目标人群,充分发挥了“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的作用,为丧失劳动能力或暂时陷入困境的脱贫人口和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了坚实的生活保障。(理县农水科局)



责任编辑:赵怡、刘元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